触不可及美版海报剧照

触不可及美版HD

  • 凯文·哈特、布莱恩·科兰斯顿、妮可·基德曼、阿雅·娜奥米·金、贾西·迪阿洛·温斯顿、吉纳维芙·安吉森、格什菲·法拉哈尼、泰特·多诺万
  • 尼尔·博格

  • 剧情片

    美国

    英语

  • 2017

@《触不可及美版》相关热播

@最近更新剧情片

@《触不可及美版》相关影评

尽管上一次看法国版《触不可及》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但这部电影所带给我的感动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无数次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部豆瓣评分9.2、由真实经历改编的经典影片。与《绿皮书》不同,《触不可及》讲述的不仅仅是产生于黑人与白人之间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更引发了人们应该如何平等对待重度伤残人士等弱势群体的思考——当人生行至僵局,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美版中的Dell、Phillip与现实中人物的原型作为原版的忠粉,当得知美国版上映后,第一时间去看了。美国版《The Upside》的中译名依然和2011年上映的法国版相同。在我看来,《触不可及》这个片名正所谓一语双关。故事中的两位男主角——白人富豪Phillip与刚刚刑满释放、好逸恶劳的黑人混混Dell身处不同阶级,在正常情况下,二人的生活是很难产生交集的,横亘他们之间的原本应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难以打破的社会偏见。但由于Phillip的高位截瘫以及对生活的绝望,二人以一种戏剧化的形式相遇了。美版海报遭遇滑翔伞事故后,才华卓越的富豪Phillip脖子以下的躯体失去了感知与行动能力。身为高位截瘫的重度伤残人士,Phillip的双手、双腿形同虚设,他需要随身看护帮他完成吃饭、喝水、洗澡、出行、换尿管这些日常生活中近在眼前却“触不可及”的琐碎事务——刚刚刑满释放、急于集齐3个面试签名好去向假释官交差的街头混混儿Dell就在这时出现了。与法版不同的是,美版《触不可及》虽在故事走向上大致相同,但对人物的背景设定却有了改变。法国版中,顽劣的黑人底层青年Driss年轻气盛,常常一脸凶相,却不乏青春活力,是个头脑简单的青涩大男孩。美版中的黑人看护Dell却早已身为人父,但由于长久的失职与不负责任,前妻和儿子都对他充满了鄙视。在Dell与Phillip相遇之初,Dell因为着急去接孩子放学而闯进了Phillip的办公室。看起来仿佛是一副“儿比天大”的慈父模样,但其实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Dell从未尽过做父亲的责任,连送儿子唯一的一份礼物,还是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从Phillip家偷来的。与法国版中单纯青涩的Driss不同,如何获得前妻与儿子的谅解与尊重,是美版《触不可及》中Dell在生活中需要面临的考验。现实中的人物原型对比所有的友谊建立的基础都是相互给予,而不是一方的无私付出。底层黑人Dell与残障富豪Phillip的相处过程不仅让绝望中的Phillip重燃对生活的热情,在睿智善良的Phillip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原本好逸恶劳的Dell生活境遇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与法国版的温情感人不同,美版《触不可及》更像是一部手把手教你如何改变生活的诙谐励志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位比JayZ还要有钱的富豪Phillip在影片中教会我们的那些事~1. “你的创意是什么?你想做什么?——把它们转化为你的资本。”富豪Phillip的特长与职业是帮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当他最初问Dell想做什么时,Dell的回答还只是“睡觉”和“女人”。但随着Dell与Phillip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Dell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随时随地思考挣钱的创意,开始希望拥有自己的“ideal”——在Dell的影响下,他的思维模式已与过去那个好逸恶劳、一心只等着拿失业救济金的自己完全不同了。2. “找到一件你喜欢的事,然后把它放大。”当然,在这条建议下,Dell最先想到的依然是女人和玩乐…嗯,改变总需循序渐进。3. “重要的是激发潜能,鼓励发展。”在陪同Phillip去了一次画廊、见证Phillip花了天价买了一幅令他不屑一顾的艺术品后,Dell觉得这买卖他也能干,便在房间里开始“创作”。当他召集众人欣赏他的“大作”时,Phillip对他的创造才华表示肯定,管家Yvonne在Dell离开后满脸疑惑地问Phillip:“你真的确认他有才华吗?”Phillip如是说。机缘巧合下,正是这幅画,帮Dell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4. “你能从这上挣得只有这些,这不是你的生意,但这是你的本钱,你可以拿它去做你想做的事。”在Phillip的生日会上,Phillip以恶作剧的形式将Dell的画以5万美金的高价卖给了对Dell有偏见的朋友。拿到支票的Dell狂喜到失态,表示这买卖他要继续干,“我早就知道我有天赋!这就是我喜欢的事!我想做的事!我要放大的事!”“NO!” 轮椅上的Phillip果断严肃地制止了Dell,并对他说了以上那些话。清晰地认清事实,理智地判断投机行为的风险与成功概率——有些成功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产生的幸运,而有些幸运并不可复制,脚踏实地才是根本。5. “你没法对一个艺术品定价,你付钱,只是说明它对你有意义。”或许不仅仅是艺术品,对待爱人、感情以及生活中的很多事,也都是如此吧?我们无法用数字简单定义它们的价值,我们之所以愿意付诸于时间、精力、金钱,只是说明某些事物对我们的意义非同一般。反之亦然。6. “有些人对我很好,但另一些人,在没看到我的钱的时候,只会无视我。” “那咱俩一样,除了我没有钱。”“别看不起我,我也没看不起你。”——第一次见面时,底层黑人Dell对富有却身患残障的Phillip如是说。这是他们缘分的开始,也是他们此后能够产生友谊、维系友谊的关键之处。“有案底的底层黑人”、“重度伤残的残障人士”是他们身上贴着的不同标签。外界的歧视、偏见、同情、悲悯令他们愤恨、敏感、唯恐避之不及。为什么那些自称可以“成为他的手和脚”、可以“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照顾他”的应征者都没有打动Phillip?真正的善意绝不是居高临下,平等相处,才是人性当中最高级的善良。7. “是人总会犯错。”当发现Dell曾经偷过自己的东西后,面对Dell的解释与辩解,Phillip没有一句指责,他在长久的沉默后说出了这句话。“书就是让人看的,是人总会犯错。”——尽管那本书是他逝去妻子送给他的礼物,对Phillip来说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Phillip此时的沉默与大度令人动容。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与了解,对他来说,Dell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看护,而是他同样珍视的朋友了。即使是睿智成功的Phillip,他自己又何尝没有犯过错呢?曾经的一次鲁莽的误判甚至让他失去了余生的幸福、失去了行动的能力。“是人总会犯错”——Phillip的这句话,既是在宽恕Dell,也是以过来人的角度提醒Dell要宽恕自己。人物原型对比8. “伤残令你产生的痛苦会让你想要放弃生命吗?” “不,但失去挚爱的痛苦会。”因滑翔伞事故造成重度伤残的Phillip梦到最多的不是健康时的自己如何运筹帷幄,而是已逝妻子的音容笑貌——失去挚爱的痛苦甚至大于伤残带给他的折磨,令他痛不欲生。但,和法国原版一样,美版中最令我感动的转折是Phillip在历经漫长的绝望与孤独后,又重新遇到了新的伴侣、新的爱情,开启了新的生活。记得小时候看《泰坦尼克号》,最大的不解就是Rose和Jack那么相爱,Jack为了救Rose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活下来的Rose却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了新的爱情,后来,她和别人结了婚、生了孩子,看起来过得还挺不错……“Jack为Rose牺牲了那么多,她怎么可能再爱上其他人呢?!”——这曾经令童年的我觉得非常不解且愤愤不平。时至今日,再次回想,却觉得这是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美好的结局。没有什么比失去挚爱更令人痛苦,但在漫漫人生中,遇见真爱的机会或许并非只有一次。享受爱情带给人生的希望与滋润和对逝去旧爱的怀念之间并不矛盾。幕后花絮,顺便感慨下:妮可·基德曼像吃了防腐剂!不过,与原版剧情所不同的是,美版中的Phillip最终并未和他的笔友走到一起。即使Phillip贵为富豪,但仅仅通信了几个月,便可令对方毫无芥蒂地接受与重度伤残人士的爱情与责任也似乎过于传奇,很浪漫,但不现实。而在美版中,第一次约会的笔友在与Phillip见面后,由起初的热情到不由自主产生的顾虑,到最后的坦言放弃在人性上来看显得尤为真实。即使Phillip再富有、睿智、幽默,身为普通人,要接受他的爱情、接受未来要事无巨细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份责任也是令人深感压力、望而却步的。再次经受打击的Phillip随之深陷痛苦。与其说是一段无果而终的感情带给他伤害,不如说是严酷的生活再次提醒了他:他人生所需面对的痛苦与绝望漫漫无期,他与幸福之间似乎永远“触不可及”。最终,在Dell的帮助下,Phillip与他多年的管家Yvonne走到一起——一个足够了解他、懂得他、不会被他残障的表象吓走的女人。在我看来,这是比原版更合情合理、更让人感动的结局。多年以后,Phillip与Dell之间仍然持续着密切的友谊。两个曾经帮助对方改变了彼此命运的男人,仍然惺惺相惜。友情最好的样子,大概即是如此吧?感谢你走进我的世界,陪我走出人生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