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改变世界的人海报剧照

差点改变世界的人HD

  • 卡塔琳娜·舒特勒,伯格哈特·克莱斯纳,Christian,Friedel,Felix,Eitner,菲力克斯·伊特纳
  • 奥利弗·西斯贝格

  • 战争片

    德国

    德语

  • 2015

@《差点改变世界的人》相关热播

  • 男人们的大和 正片
    男人们的大和

    反町隆史,中村狮童,铃木京香,松山研一,长岛一茂,苍井优,余贵美子,池松壮亮,寺岛忍,白石加代子,奥田瑛二,渡哲也,仲代达矢,本田博太郎,井川比佐志,胜野洋

  • 轰炸机之歌 HD中字版
    轰炸机之歌

    NikitaEfremov,EkaterinaAstakhova,AleksandrDavydov,弗拉迪斯拉夫·阿巴辛

  • 1612动乱时代 正片
    1612动乱时代

    Aleksandr,Baluyev,Violetta,Davydovskaya,Ramón,Langa,丹尼尔·斯皮瓦科夫斯基,Marat,Basharov,迈克·普莱切科夫,Dmitri,Ulyanov,Michal,Zebrowski

  • 雾林寒战 正片
    雾林寒战

    弗拉基米尔·斯比尔斯基,弗拉迪斯拉夫·阿巴辛,谢尔盖·科列索夫,尤利娅·别列希尔德,弗拉德·伊凡诺夫

  • 执行 HD
    执行

    诺埃尔·楚佐,彼得·恩德雷吉卡,沃伊切赫·麦克瓦尔达斯基,卡米勒·诺辛斯基,克萨韦里·斯伦基尔,米哈尔·雷兹,亚历山德·明瑟,亚采克·贝勒,弗里兰·坦科斯,克里斯托夫·巴赫

  • 伏虎铁鹰 超清720P
    伏虎铁鹰

    徐东方

  • 督察队长 超清720P
    督察队长

    李洪涛,吕晶,魏大鸣,曹卫宇

@最近更新战争片

@《差点改变世界的人》相关影评

1. 名词解释:德国国家元首:1871年到1945年间设立的职位。国家元首代表内阁行使权力。 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29日-30日 英法德意大利四国首脑 (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 墨索里尼)在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英法两国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送给德国,换取短暂和平。 贝克勃劳凯勒啤酒馆:1923年11月9日,纳粹党在酒馆中发动武装政变,预计推翻魏玛共和国。最后失败,纳粹政变份子被捕,希特勒被判叛国罪,监禁5年,在狱中赫斯协助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此书促进了纳粹的发展。1933年之后,希特勒在每年的11月8号,都会在此酒馆发表演说,纪念啤酒馆政变。Ps. 11月9日,为柏林墙倒塌的日子, 也是啤酒馆政变和水晶之夜的日子。所以,德国国庆定为东德加入西德的日子,11月3日。红色阵线战士同盟: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共产党领导的组织, 保卫工人阶级利益,时常与纳粹党发生冲突。1929年,党卫队逮捕射杀其成员,所有资产没收。 1933年纳粹掌权后,更多的成员被逮捕,送进赶死冲锋队中。 德意志帝国监狱长 Arthur Nebe: 1931年7月1号加入纳粹党卫队,后被任命为监狱长。称参与犹太人大屠杀。晚年1944年7月20号代表反战者与希特勒谈判。1945年1月16日卷入反政府暴动,1945年3月3日被自己下属执行死刑。 2. 电影里事件的时间线:1923年10月8日: 希特勒在啤酒馆筹备政变1933年 1月 30日: 希特勒当选国家元首1939年 9月 1日: 进军波兰1939年 9 月3 日: 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1939 年 10 月 8日: Elser (埃尔塞) 暗杀希特勒1944 年 7 月 20日: 多人参加的刺杀希特勒行动1945年 3月 3 日: 典狱长 Arthur Nebe 被执行死刑1945年5月9 日: Elser (埃尔塞)在达豪集中营被枪决1945 年 5月 29 日: 美国军队解放达豪集中营1945 年8 月 8 日: 德国宣布投降,二战结束。 坐进电影院,大屏幕一片黑暗,耳边响起一个男人沉重的呼吸声,接着镜头拉近,埃尔塞(Elser)跪在一个墙边,紧张地装着自爆装置。整部影片用蒙太奇的方式,讲述了埃尔塞放置炸药,被党卫队逮捕刑讯最后被枪决的过程。其中穿插着他青年,中年的回忆,讲述了他的心路历程。 3. 影片的几处衔接:3.1.影片开头,希特勒在啤酒馆演讲,党卫队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飞机无法正常起飞。由于交通工具改变,希特勒比平时早离开13分钟,躲过了暗杀。炸弹在21:20分爆炸,在酒馆内留下120-150位民众,8人死亡,16人重伤,47人轻伤。3.2.埃尔塞放置好炸药包以后,希望尽快离开德国 。暗杀当晚20:45,他试图逃往瑞士,在德瑞边界被党卫队逮捕。他的口袋里放着啤酒馆的平面图,通行证过期,胸前别着红色阵线战士同盟的徽章。他的膝盖带着很深的伤口,因为长时间跪在地上安装炸药造成。3.3.影片转回埃尔塞初恋的情景。埃尔塞的初恋情人,现在坐在他旁边,记录着党卫队的审判词,听着他因严刑拷打发出的惨叫声。3.4.暗杀动机:他认为希特勒会带给德国不幸与毁灭,工人的工资减少,税收加重。1929年木匠每小时1马克,现在(1933)年每小时68分钱。工人收到监视,无法随便换工作。大批青少年被应征如伍,参加纳粹青年团的孩子不再认识自己的父母。甚至连宗教信仰也不再是自由的了。埃尔塞面对审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一定要这样做,希特勒一定要死,他会给德国带来不幸和灾难。”  1933年前后,纳粹党刚刚执政,如日中天,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人们都聚在一起,祝福希特勒,祝福国家元首。埃尔塞代表着纳粹时期 的一批德国人,清醒的认识到希特勒四处征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并且为之奋斗。  如果,希特勒晚13分钟离开;如果,炸弹早13分钟爆炸,埃尔塞能改变世界。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