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三餐渔村篇第三季海报剧照

三时三餐渔村篇第三季已完结 共12期

  • 李瑞镇,尹均相,文晸赫
  • 内详

  • 综艺

    韩国

  • 2016

@《三时三餐渔村篇第三季》相关热播

@最近更新综艺

@《三时三餐渔村篇第三季》相关影评

橘猫这两天突然跑去重看了《教父》,发现还是那么好看。

不过,橘猫很快又意识到,对于《教父》,作为老观众、老影迷自然能每一次重看都看出之前未能察觉的精彩。可对于新观众而言,这并不是一部非常“友善”的电影。所以,今天橘猫就从梳理和幕后两方面入手,来说说关于《教父》的事。

第一次看《教父》的朋友很容易陷入“脸盲”的困境,往往要看到快一半时才逐渐记住每个人物的长相和名字。所以,先介绍一下影片中的主要人物。

先说下《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科·福特·科波拉,一个大胖子。

然后说下角色与演员,首先是“教父”维托·科里昂,饰演者是马龙·白兰度

“教父”的长子桑尼·科里昂,饰演者是詹姆斯·凯恩

次子弗雷德·科里昂,饰演者是约翰·凯泽尔

三女儿康妮·科里昂,饰演者是塔利亚·夏尔

小儿子迈克尔·科里昂,饰演者是阿尔·帕西诺

养子汤姆·黑根,饰演者是罗伯特·杜瓦尔

“教父”的左膀右臂之一,“胖子”克莱曼沙(下图左),饰演者是理查德·卡斯特尔诺

“教父”的左膀右臂之一,“瘦子”泰西诺,饰演者是阿贝·维高达

迈克尔·科里昂的第二任妻子,凯·亚当斯,饰演者是戴安·基顿

这几个重要任务的长相与名字你一旦记住了,理解剧情就基本不成什么问题了。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看片吧。

第一章 婚礼

《教父》的开场非常有意思,但第一次看的观众会有些混乱,因为第一个登场的人并不是教父,教父是背对着观众的。第一个登场的人物是一位前来找教父帮忙的殡仪馆老板,他的女儿被一群美国小伙儿欺负,法律没有给予让他满意的惩罚,于是他寻求法外之道,来到了教父的家中。

在这一场戏中,我们要关注几个点:第一,白兰度的表演;第二,屋子里的人物;第三,对话;第四,

关于白兰度的表演,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他的讲话方式,嘴巴里似乎塞了东西,嗓音沙哑,腮帮鼓鼓。其实,白兰度在表演时,的确在嘴里装了特制的牙套。为什么要这么做?起因于白兰度在试镜时,在嘴里塞了棉花(另外有说法是其他东西),让教父这个人物显得别致。尽管导演科波拉当时就觉得,这样说话收音会变得困难,但一方面他是白兰度,另一方面这么做的确很不同,所以也就同意了。

白兰度化妆前后对比照

说起白兰度,他能够饰演教父,靠的是科波拉的坚持。当时在选角时,科波拉说想让白兰度来演,制片方派拉蒙的老板当即说,“你要是再提白兰度的名字,就给我滚蛋。”

为什么老板这么不待见白兰度,因为白兰度是出了名的搞事情。当时的白兰度,名声依旧很大,但没人敢找他拍戏。很难有导演能hold住白兰度这么大的“咖”,而且其古怪难弄的性格经常导致拍戏预算增加、时间拖长,甚至直接搞黄一部电影。

所以,派拉蒙老板这才闻“白兰度”色变。据科波拉回忆,当时他躺在地上哀求老板,保证白兰度不会出乱子,这才让“魔王”得到了试镜的机会。

再来看第二点,屋子里的人。第一场戏中,除了殡仪馆老板和教父之外,还有长子桑尼和养子汤姆。这两人在场绝非巧合,桑尼是作为教父继承人而存在,他将会在教父死后继承家族事业,所以他在场是为了得到教父的言传身教。而养子在场,则因为汤姆·黑根是整个科里昂家族的军师,他要为教父出谋划策,了解家族业务的每一个方面。那为何次子弗雷德和小儿子迈克尔不在呢?迈克尔当时还没来,至于弗雷德,其实影片已经在暗示:他不在场是有原因的。

第三点,教父与殡仪馆老板的对话。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得知的信息很简单,殡仪馆老板之前不太愿意结交教父,在他这样的平头百姓眼中,科里昂家族是黑手党,是能不碰就不碰的关系,即使教父的妻子是殡仪馆老板女儿的教母。

这里又出现了《教父》中很重要的一个词,“教母”以及“教父”。这里指的不是“黑手党党魁”的“教父”,而是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宗教性伦理关系,类似于上海话中的“过房儿子、女儿”,但“教父”、“教母”要更为严肃,在意大利裔眼中,这种关系更是神圣的。

影片前半段多次强调“教父”与“教子”这种关系的特殊意义,与另一个维度的“教父”形成对比与联系

所以,教父的妻子作为殡仪馆老板女儿的“教母”,那两家人的关系绝非一般。即使如此,殡仪馆老板还是不愿意经常去找教父,这是教父十分介怀的一点。此外,对话中还提及教父根本不需要对方提供财物作为回报,而只是需要对方将他尊为“教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点,教父维托·科里昂是一个很重道义的黑手党党魁,他对家族、对“邻里”、对意大利裔的宗族之情极其看重,这一点其实贯穿到之后的剧情,甚至在第二部中也有鲜明表现。

最后一点,猫。那只猫是影片拍摄时,白兰度在派拉蒙片场捡的野猫,据说当时白兰度撸它撸得太舒服了,猫的呼噜声甚至盖过了台词声,给收音带来了很大挑战。

第一场戏之后,整个婚礼段落才刚刚拉开序幕。我们慢慢了解到,这是教父女儿康妮的婚礼。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分为两路,一路是主观的视觉获取,另一路则源自迈克尔与其女友凯的交谈。

从主观的视觉中,导演为我们展现了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首先,桑尼,因为FBI的“不通人情”将怒气发泄到记者的照相机上,并且与伴娘偷欢。这两件事定义了桑尼的性格,暴躁与好色。

其次,教父的妻子全程唱唱跳跳,招呼客人,是一个非常朴实的意大利女人,完全不过问家族业务。

接着,二哥弗雷德登场,与弟弟的女友进行了过于亲密的问候,但整个人物并没有太强大的气场,实则已经将弗雷德懦弱、愚蠢而神经质的性格显露了出来。

养子汤姆·黑根与迈克尔的招呼十分“官方”,足见“军师”的性格沉稳冷静,但细节之中又看出他与这家人的感情真诚深厚。

另外一路,在迈克尔与凯的谈话中,我们得知的信息如下:了解到“无法拒绝的条件”的具体内容;迈克尔不愿意参与家族业务;西西里人嫁女儿当天有求必应。

这些信息既圆满了整个婚礼段落的前因后果,又为之后的剧情做了铺垫。此外,还有一处地方很重要,家族合影时教父发现迈克尔不在,明确表示小儿子没到就不拍照,足见迈克尔在教父心中的重量。

而当迈克尔到了之后,他将凯拉入合影之中,这可以理解为一种“示爱”,但也彰显出迈克尔性格中强硬的一面。这些细节结合之后的情节,揣摩咀嚼迈克尔与凯的关系,回味无穷。

“迈克尔在哪?没有迈克尔,我不拍”

婚礼段落的最后,教父的“教子”约翰尼·方亭登场,一个好莱坞巨星。我们可以看到“科里昂家族”的触手之长,同时,他的登场实则是在为下一段情节进行连接。而在教父与“教子”的谈话中,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出教父的性格与人生观。他对“教子”说,“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算真正的男人。”这一金句不仅是有感而发,更是故意说给刚刚偷欢结束的桑尼听的,之前导演已经给了好几个桑尼妻子的镜头,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她的不满与醋意。

整个《教父》的婚礼段落一气呵成,几乎没有一个无用的镜头,多达10个左右的人物在半小时不到的时间内雨露均沾,性格毕露。若要评选影史上最精彩的前30分钟,《教父》稳居前三。

第二章 马头及索洛佐

为了解决“教子”的麻烦,教父派了汤姆去好莱坞。直接派军师当天就去,可见教父对“教子”的重视。

在这一段落里出现了影片的第一个高潮,也成为了后来的经典场景。那自然就是那个马头了。

这个马头并非模型,而是导演科波拉当时向马粮公司订购的真马头,因此也遭到了动物保护主义者们的抗议。但这并不是现杀的马匹,而是死马的头颅,科波拉表示不会为拍电影去杀一匹马,这事也就算了过去了。

整个“好莱坞段落”实际上只是导演向观众展示的一次具体事例,显示“无法拒绝的条件”究竟是怎样的。事实证明,这个“条件”非常震撼,极其惊艳,而且的确“无法拒绝”。

之后,影片的主线剧情出现,那就是毒贩索洛佐的出现。索洛佐想卖毒品,他需要教父“口袋里”的那些政客与法官,给予他“法律上”的保护,并给教父毒品收益的分成。

整个“科里昂家族”几乎都参与了这次会谈,然而,桑尼的一次“极不成熟”的插话,给家族带来了厄运。为啥说“极不成熟”,因为这次插话让索洛佐看出家族内部意见并不统一,尽管教父明确拒绝,但显然桑尼还是有兴趣的。那么,对索拉诺而言,这就意味着只要让桑尼取代教父,他的毒品买卖就能得到“保护”。

这也是为何会后教父痛批了桑尼,而索洛佐也因此展开了行动。但实际上,先采取行动的是教父,他派杀手卢卡去索洛佐处卧底,但出师未捷,卢卡刚到就被杀。实际上,这里已经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教父那里有奸细。否则,就算索洛佐怀疑卢卡投诚的真实度,也不至于见面开杀。显然,是有人明确告知了卢卡“来者不善”的事实,而能了解到这一点的, 绝对是科里昂家族的“高层”。排除几个儿子的话,嫌疑人其实已经指向了教父的左膀右臂克莱曼沙与泰西诺。

接下去索拉诺的行动可谓雷厉风行,先派人刺杀教父,连开了5枪。这一段落中,“橙子”非常显眼地出现了。虽然之前卢卡也与“橙子”接触过,但不太明显。在《教父》中,“橙子”是“死亡高能预警”,一旦出现,必有人死。在今年的《我不是药神》里,也出现了类似致敬。

注意懦弱无能的弗雷德(右),也请注意地上滚落的橙子

《我不是药神》里的“死亡预警”换成了“桔子”

另外,教父被刺杀这一段落,我们看到了次子弗雷德的无能与懦弱,也发现了保镖的失职。其实,在婚礼段落中已然埋下伏笔,保镖保利看着新郎新娘收着礼金,心中非常羡慕。这说明他是一个贪财的保镖,保镖贪财作为谜面,那谜底显而易见——被收买。

刺杀教父之后,索洛佐又绑架了汤姆·黑根,试图先说服军师,再让军师说服桑尼。但索洛佐算错了两件事,第一,教父命大未死;第二,桑尼脾气暴躁,就算父亲死了,也会选择与索拉诺开战。结果,桑尼暂时领导下的科里昂家族与索洛佐依附的塔托利亚家族打得不可开交。

第三章 迈克尔·科里昂

当迈克尔得知父亲遇刺的消息后,他回到了家中,仅仅作为儿子的身份,而非“家族业务员”的身份。桑尼与几位哥哥的态度,显然都是尽量让他置身事外。但迈克尔自己的态度值得玩味,他先是冷淡了与女友凯的关系,这一点值得注意,是否意味着此时的他已经隐隐觉得要“回归家族”了呢?

这一段落中,他与凯打电话,并没有用“我爱你”回应女友,而克莱曼沙教他做菜这一段很有意思,与之后教他杀人实际上是一种前后呼应的关系。

到了医院一段,则彻底显示出迈克尔足以“继承衣钵”的特质,冷静而勇敢,以一己之力拯救了父亲。贪污老警官麦克克鲁斯基此时登场,为此后的剧情做铺垫。医院一段之后,迈克尔在“家族业务”中有了发言权,而索洛佐与麦克克鲁斯基误将迈克尔认作“软柿子”,安排了一场血色的谈判。

这场谈判也成为了影片的高潮段落,而对于帕西诺来说,这段表演更为关键,因为这是他让全剧组认可的一场戏。为什么作为本片的真正主角,帕西诺迟迟未被认可呢?原来,帕西诺在参演《教父》前,只在百老汇小有名气,演了几部电影。虽然科波拉在看到迈克尔的角色时,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帕西诺的脸,但制片方并不认可科波拉的选择。

在试镜时,制片方更倾向于罗伯特·雷德福等成名的影星,甚至让扮演桑尼的詹姆斯·凯恩来试镜迈克尔。至于帕西诺本人,也觉得自己在演技类型上更适合扮演桑尼(毕竟帕西诺的爆发力影史第一)。不过,在科波拉的坚持下,以及无数次让帕西诺“加塞试镜”后,他还是得到了迈克尔这个角色。

试镜时的帕西诺

然而到了拍摄时,片场的多数人还是对帕西诺的表演不信任,很多人看着帕西诺的表演在咯咯发笑,制片人甚至还说“他看上去很呆滞”。在这样不信任的环境下表演,帕西诺自己都觉得没啥意思,也未必能发挥最好的状态。直到枪杀索洛佐与警官的一场戏,帕西诺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终于赢得了信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帕西诺与扮演凯的戴安·基顿一见如故,因而两人的对手戏非常自然,二人私底下至今仍是好友。

说回电影,迈克尔枪杀索洛佐与警官后跑路到西西里,回到了父亲的家乡科里昂村。这一段落实际上对迈克尔后来的性格大有影响,西西里时光是他最快乐,也是最悲伤的岁月。他收获了爱情,又失去了爱情,最重要的,是他失去了对人的信任,尤其是保镖这样的身边人。

迈克尔在妻子被炸死后拿双管猎枪轰死叛变保镖一段被科波拉完全删去,原因不详

多疑、冷漠,成了他日后手刃兄长的原因。而教父那边,躺在床上听桑尼汇报战况,听说次子要去拉斯维加斯经营赌场,他都当了耳旁风,只关心迈克尔身在何处。当听说迈克尔最终还是卷进了家族业务后,那种悲伤,是一种很难表现的情感,但白兰度照旧做到了,而且没人能做得更好。

第四章 桑尼之死

桑尼的死,其实一直在预埋死因。暴躁的性格,科里昂与塔托利亚的火并(之前影片已经透露出信息,科里昂家族把塔托利亚的长子“小塔托利亚”杀死了,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塔托利亚家族如要报复,肯定也会去杀科里昂家的长子),以及桑尼对自己妹夫的态度。

这种态度总体上是轻蔑的,不拿他当自己人,不让他参与科里昂家族业务。在饭桌上是一次表现,在妹夫对康妮家暴后桑尼施加的追打则是更明显的表现。

这几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桑尼的死亡。桑尼之死可以说是全片最惨烈的一段,科波拉坦言自己不怎么会拍暴力场景,所以往往“借”别的导演的片子。比如这一段就借鉴了阿瑟·佩恩的《邦尼与克莱德》

《邦妮与克莱德》结尾处的“机枪屠杀”

为了表现出机枪扫射的效果,在实拍时,演员詹姆斯·凯恩身上绑了147个引爆器,道具人员还对凯恩说,“我第一次在一个人身上绑这么多引爆器”。凯恩则回答,“你一定要现在跟我说这话吗?”

桑尼死后,军师汤姆要去向教父告知这一消息,这段戏据杜瓦尔回忆,一共拍了三条,前三条他已经觉得效果不错了。但科波拉坚持要拍第四条,结果杜瓦尔在第四条中迸发出最佳状态,因此杜瓦尔一直都很钦佩科波拉。

而教父去殡仪馆让老板“报恩”一段戏,当教父看着被打成马蜂窝的儿子,那种悲恸在白兰度脸上写得密密麻麻。在拍这场戏之前,白兰度找到科波拉说,“弗朗西斯科,我想独处一下。”他需要酝酿感情,而这句话也成了之后整个剧组的一个梗,每到要拍什么戏时,演员们都会开玩笑地找到导演,然后说,“弗朗西斯科,我想独处一下。”

拍摄现场,凯恩“诈尸”

桑尼死后,教父的态度立即显示出他高于桑尼之处,没有报复,而是休战与和谈。事实证明,教父的决定非常正确,这次和谈不仅找出了幕后黑手,还让迈克尔,即家族唯一合适的继承人回到了自己身边。

和谈段落自然十分精彩,五大家族全部到场。和谈开始之初,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科里昂与塔托利亚的和谈,但随着和谈深入,观众与教父都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主持会议的“和事佬”巴西尼并不“公正客观”,他甚至向教父提出“应该分享政治资源”。这一下,事情就豁然开朗了,索洛佐、塔托利亚都不是真正的元凶,一切的起因是巴西尼,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企图瓦解科里昂家族在纽约的势力。

教父在知道这一切后,将所有情况都告诉了迈克尔。接下来,就剩下迈克尔如何应对,以及找出家族内部的奸细。是谁害死了桑尼?是谁害死了卢卡?是谁差点害死了教父?

第五章 二代目

到这里,教父基本上已经把所有家族业务交给了迈克尔,而迈克尔也表现出来更为冷静、狠辣的特质。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克莱曼沙表现出对迈克尔的不服,而且对“自立门户”很着急。这其实是导演的“误导”,让观众以为克莱曼沙就是奸细。

第二,迈克尔疏远了汤姆,而亲近了妹夫。这显然是有意为之,也显示出迈克尔对妹夫的怀疑,而让外人觉得科里昂家族内部在“换届”之后出现了分歧,让敌人放松警惕。

第三,迈克尔去拉斯维加斯发展家族业务,体现出“二代目”的强硬手段与大展宏图,迈克尔对哥哥弗雷德的态度也为第二部埋下伏笔。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迈克尔已然接手家族事业,离成为第二代“教父”只有一步之遥。而老教父在临死前给予儿子最后的教导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信息:谁来找你谈判,谁就是奸细。

这次交谈,是两代教父的正式交接,同时也是父子最后的坦诚交流

终于,维托·科里昂要离开了,在与孙子玩耍时,猝死于后院,同样有橙子作为信号。在拍摄这场戏时,离剧组吃午饭还有一小时,小演员闹情绪不想演,可天光不等人,现在不拍,自然光就会消失。于是,白兰度嘴里塞了橙子就说,“来吧,拍吧。”白兰度全程即兴发挥,哄着小孩拍完了整场戏,至于我们,完全看不出这是即兴的。

在教父的葬礼上,泰西诺来找迈克尔,说巴西尼想要谈判。这样一来,一切了然,影片真正的高潮也将正式开演。在成为妹妹女儿教父的受洗典礼上,迈克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将塔托利亚、巴西尼、莫·格林、泰西诺等对手、奸细全部消灭,一举扫清了全部障碍,并为新业务的开拓打下基础。

这段平行剪辑精彩至极,洗礼与罪恶并行不悖。第一次看时橘猫甚至浑身颤抖,叹为观止。不过,值得一提的倒是洗礼段落,当时戴安·基顿抱着的女孩正是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后来的知名导演以及系列第三部里的女主角。但基顿似乎并没怎么抱过婴儿,导致索菲亚的头一直往下垂,科波拉的妻子只能在片场不断上前去扶正女儿的头。

此外,凯·亚当斯这个角色作为一个“意大利裔家族”的闯入者,始终有一种被排挤的边缘感,这与科波拉妻子很相像。因此,基顿坦言自己在表演时一直在模仿科波拉妻子的言行举止与心理活动。

最后迈克尔要处理的,就是一个合理的怀疑,对妹夫的怀疑。这个怀疑也一直囤积于观众心中,于是,迈克尔采取连哄带骗的方式,成功诈出了真相。毫不留情地杀死妹夫,实际上,也在为第二部进行铺垫。

影片的结尾,在门合上的刹那,迈克尔·科里昂作为“教父”正式加冕。而凯被“关在门外”的镜头,也预示着迈克尔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将远不及父亲那么“和谐”。

第六章 关于科波拉与其他

至此,整部《教父》的要点与花絮都说得差不多了。需要补充的,还有一些幕后。比如科波拉在接拍此片时,也只是个小导演,因此全程都不被信任。

在影片开拍时,马里奥·普佐的原著小说已经走红,因此派拉蒙方面十分看重。而制片方不喜欢科波拉的“古典模式”拍法,甚至派了另一个导演跟着科波拉,以便在炒掉科波拉后,可以有人直接上手接替。

因此,科波拉拍摄本片时一直很焦虑,甚至有一次拍摄间歇上厕所时,科波拉都听到两个工作人员说闲话,“他不知道自己拍的是一堆屎吗?”

一度,科波拉想要辞职不干,但朋友劝科波拉不要辞职,而是让制片方开除他,这样至少有赔偿金可以拿。嗯,跟橘猫现在上班的想法很一致嘛~

不过,事实证明,科波拉完成了一部伟大的电影。与制片方态度截然相反的,是演员们对科波拉的尊敬。这源自科波拉一直致力于将演员们打造成一个“家庭”,影片刚开拍时,科波拉安排所有演员一起吃饭,就像电影里的“科里昂家族聚餐”。

席间,凯恩不停讲笑话,杜瓦尔模仿白兰度的表情,帕西诺表现得很敏锐,他们都在试图取悦白兰度。在白兰度与凯恩喝醉了后,白兰度问凯恩,“如果你能心想事成,你想做什么?”凯恩说,“不知道,大概谈恋爱吧。”白兰度说,“我也是,别告诉我太太。”

对白兰度的坚持,对帕西诺的坚持,对“古典风格”的坚持,科波拉坚持得很对

这些趣事都成为了整个剧组珍贵的回忆,就像科波拉的亲妹妹、扮演康妮的塔利亚·夏尔所言,“我们就像一个杂技世家,要完成全城最高难度的杂技,好在有‘家人’互相支持。”

整部《教父》草蛇灰线,春秋笔法,演技精湛,两个半小时毫不冗长,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惊喜与体会。都说《教父》是男人必看的电影,金句接二连三。其实,女人也能在《教父》中获得许多东西,至少能让你发现,身边的男人到底算不算个男人。

这就是《教父》,一部伟大的电影,希望在读了橘猫的这篇文章后,能有助于你更好地欣赏本片,二刷、三刷效果更佳哦~

更多精彩影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双猫电影”( shuangmaofi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