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新知海报剧照

三味新知更新至第95集

  • 邵圣懿
  • 内详

  • 综艺

    内地

    普通话

  • 2020

    @《三味新知》相关热播

    @最近更新综艺

    @《三味新知》相关影评

    加微信:jkjkfwb 邀您进群交流,一起聊电影

    文|三千岁

    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电影《中国机长》。

    本以为我们的视角能从“空姐的诱惑”转向“机长的睿智”,结果,还是收获了腿白、腿细、腿长的错觉。

    这一事件是有原型的,四川航空3U8633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在飞行途中挡风玻璃裂开,机长刘传健英明抉择,决定返航,将飞机上119名乘客安全带回地面的英雄故事。

    事件人物原型刘传健机长很牛,是英雄,值得竖起大拇指,这是首先要强调的。

    事故从发生到飞机降落一共34分钟,电影有111分钟。多出来的77分钟就是靠编,不是说电影不能编。

    该部电影完全是瞎编、胡编。

    无论怎样,飞机依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

    从事故率比对就可知晓,恐飞的人多为心理障碍,飞机的安全指数要比火车、汽车高得多。

    2018年5月14日,发生了四川航空事件。2019年10月1日,由此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全国公映。期间只隔了一年半的时间。

    1999年我们拍了首部空中题材电影《紧急迫降》,由于飞机起落架故障导致迫降,也是真事。

    电影《中国机长》由于前挡风玻璃的破裂导致返航,超重迫降,为什么会破裂,故障原因综合调查报告尚未出来。

    没有故障的具体原因,也没有较为权威的专家分析,我们的电影竟然就开机了,然后就上映了。

    很好奇,电影到底要拍什么。

    空难题材电影,无论作为影迷,还是乘客,甚至是机组,最关心的还是事件起因。其它的,压根就不重要。不过还好,极端条件下,我们的机长还是将飞机开了回来,平安着陆。

    实际上电影的呈现是由机长与空乘人员的打趣、生活日常、短暂且有限的事故表现、大篇幅的空姐安抚乘客,以及指挥中心、塔台、调度室、军方演习中心、飞行爱好者、拉萨贡嘎机场等视角组成。

    电影的线或者视角多到爆,一抓一把的那种。

    散点描绘,没有主次,机长本身很尴尬,署名《中国机长》的机长张涵予戏份很弱,相当一部分还是在地面与女儿过生日等桥段凑成的。

    真正到了要处理危机、面对困境的核心环节时,机长竟然离奇的消失了。

    这一部分不好表现不假,驾驶室的局限环境不假,这些不能成为不去表现的理由,处突这一部分才是电影最应该拍且是最大的卖点。

    由于没有充分的文本支撑以及事故调查报告作为辅助,电影退而求其次,主打温情牌,重点放在了机舱内空乘人员与乘客地互动上面。中国草根影迷最吃的就是这一套。

    为了所谓量化事件难度,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刻意强加了恶性气象条件:大团云层、冰雹。

    这些在真实事件里是没有的情节,电影安排机长飞了一圈,神奇的从云层缝隙里穿过去了。

    傻逼都知道云是移动的,移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稀薄、飞行条件相对较好的线路。

    机长在挡风玻璃破裂,零下四十度的条件下怎么判断出这条缝隙的,合理的气象依据是什么。编也好,多少铺垫一下来填补逻辑主体的缺失也行啊。

    可惜了,电影准确地将核心环节、紧要环节巧妙避开了。

    119名乘客是比较大的群体了,电影在登机前零星地铺垫再到机舱内地互动都比较尴尬。

    比较亮眼的几个:藏族小男孩、退役军人、为难空姐的大款、失意女青年、婴儿、去西藏打工的夫妇等。

    乘客代表们都有各自的故事,电影却没能满足我们对乘客构成的最大关注度,所有主要人物都没有立起来,没有魂魄,没有情感积累过程。

    只是在那机械地尬聊,出了事机械地紧张、落了地机械地感恩。

    傻逼空姐就在那里一味地秀职业操守、职业素养。工作归工作,你的工作特点就在于还有一些“私人空间”。

    怎么讲。空姐既有职业性的一面也有作为独立个体的一面,二者并不冲突,端得太高,就没有真实性可言。

    空姐在“闲暇”时间里的话题很尴尬,可否聊一些女同事之间可以聊的“正常话题”呢?登机前潦草地处突提醒以及重复服务规范看得人想吐。

    最重要的环节,起飞前竟然没有给乘客示范安全常识和面临突发事件的自救知识。这就尴尬了,电影到底在拍什么。

    袁泉才是整个电影的灵魂人物,因为机长缺失了嘛。无论是从戏份还是人物刻画方面,袁泉人物的饱满度远高于机长张涵予。

    所以,我认为电影起名《中国机长》就错了,应该叫《空姐惊魂》或者《往上7700米有空姐》。

    另外一部同题材电影《萨利机长》则完全从事故原因出发,抽丝剥茧,刻画了一位纠结、驾驶经验丰富的老机长。

    萨利机长很大胆,完全弃《飞行手册》于不顾,出事后自主将飞机降落在了哈德逊河里。

    事后担心由于自己真的操作失误,导致职业生涯断送,养老金没了。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该考虑的问题,哪怕他是机长。这样的人物刻画才立体、丰富、饱满。

    不要把“我要把119名乘客安全带回去”这种给自己打“高光”的话挂在嘴边,太没劲儿了。

    他妈的你也在飞机上呢,那句话换成“我得飞回去,女儿还等着我过生日呢”能死么?为什么不能这么说,我很想请教。

    起飞前,机长问了句:“党员请举手”,实在不理解问这话的含义。这句话前后没有任何关联,在冷不丁的情况下被说出口。

    说到这里,终于到了本篇的重点问题了。以下话题,才是我最想说的。

    突然感到很悲哀,我们的电影似乎没什么可拍的了。

    因为一件正常的事情都有它自身的“雷区”,为了能上映,你必须得把一件正常事拍得“不正常”才行。

    长此以往,我们就不会思考问题,也不会拍“正常电影”了。这是我感到最难过的地方。

    就拿《中国机长》来讲,整个一部歌颂、赞扬的笔调。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一件有可能付出119条性命代价的事故,我们要向谁问责?

    有惊无险或者没有人员受伤不是理由,出了事故,就一定要有担责任的一方,而且还得有处理意见和相应的处理结果反馈。

    机长没有责任么?事发到落地期间有34分钟,有没有可能压缩到半小时以内。因为故障飞机在天上多待一秒,危险绝对成倍骤增。

    副驾驶虽说可以走出驾驶室,到客舱。因为此举,导致的被动局面该不该担责任或者被批判?

    当然,最终事件调查报告还没有出来,或者出来了,我们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未必是真的事件起因。 这里也没有质疑事件原型——机长刘传健的意思。机长头上的英雄光环可能还得戴几年,或者一直戴下去。

    电影《萨利机长》的严谨态度以及专业视角令人敬佩,复原事故参数,不断利用模型进行反复论证。

    图什么,图的就是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第二次。

    电影《中国机长》没有一丝一毫这方面的倾向,感情牌一打到底。最后机长走出舱门给乘客道歉,深深地鞠躬,90°。后续狗尾续貂,拍了机上乘客如愿到了拉萨。

    我们一直处在事件外围,无法进入核心架构。从业者如此,观众被喂食已然成了惯性。彼此在秀下限,其乐无穷。

    一个好故事、好题材却没能拍出人的味道。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不苛求有多少力量性、对抗性的视角(现在也没多少有勇气、有魄力的导演了),只求拍得“正常”。

    现在看来,拍出“正常电影”都是一种奢望。其实,我们拍好电影的概率比空难概率还要低。

    加微信:jkjkfwb 邀您进群交流,一起聊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