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幻影海报剧照

善德幻影更新至18集

  • 内详
  • 内详

  • 海外剧

    泰国

  • 2020

    @《善德幻影》相关热播

    @最近更新海外剧

    @《善德幻影》相关影评

    《自由的幻影》是看到现在布努埃尔的电影中,最没“逻辑”的一部,也许如片中所言,他老人家厌倦了“对称”,一系列没头没尾的故事,散漫地连缀在一起,以此发问,“自由”真的是你们想要的么?当然如果看作是“有关自由的种种怪现象”还是颇为有趣。当然你可以只做表面解读,这就是他老人家把自己的经历怪诞化,把自己的梦境拼贴下,又或者是生活中正统的他借着电影宣泄离经叛道,把社会里的禁忌、荒诞、龌龊全都来个大揭底,并无太多的深意和奥妙。但也许正因为他的电影像梦,而作为梦,有神秘感,有诡异感,激发了人们的解读欲,想要去理顺,想要去参透,而且他的电影模糊了人真实经历的、希望发生的以及因为各种压抑扭曲而成的事件之间的界限(这一点也不超现实,很现实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些私人怪癖又可以衍生成社会更大范围的怪病,所以生发出了无穷的可能性,即便这未必是导演有意为之。

    总的看下来,里面的故事都很反预期,但又不只是光鲜表面下尽是不堪的老套路,布导是在借着这些故事,指出人的自由不自觉地受限,以及某些方面的过度自由,让现实越来越荒诞,从而引发人思考,自由真的是打破所有传统束缚就能获得的么?哪些自由该被约束呢?你想要怎样的自由?自由的敌人在哪里,法律?习俗?道德?还是来自我们心中?你又会如何争取你想要的自由?

    第一个故事是根据Francisco Goya 的画作“The Third of May 1808”改编,是个处决场景,拿破仑的军队处决西班牙的反抗者。根据历史,当年拿破仑攻入西班牙,说是“解放”,却将西班牙国王换成了自己人。所谓的“自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他的“自由”对西班牙人来说,是一种侵犯主权,当然后来拿破仑并没有得逞。被处决者喊出的话,如魅影般萦绕全片,有译作“自由去死”,也有译作“枷锁永在”,似乎后者更能统领全片。对照现实,因为对自由的定义不同,一个人的自由,很可能是对另一个人自由的侵犯,而假借“为自由”之名,行掠夺之实,也实在不少见。

    第二个故事是根据Gustavo Adolfo Bécquer的故事“The Kiss”改编,原故事貌似结局比较悲剧。原作里这位将军对雕像、墓地还是有尊重的,只是禁不住雕像的貌美,趁着酒劲,索吻一个,但结果可不只是被旁边的丈夫雕像打了一下,而是从眼中、鼻中、口中喷出血来,再被暴击。这种惩罚下,绝没可能干出为了报复掘坟开棺这样“亵渎”已故之人的事情。而片中这位将军显然太“放肆”太“放荡”了,戏谑之余,也映照出现代人的自由有多么“无边无际”、“不成体统”。

    第三个故事,所有人都以为在公园搭讪两女孩的大叔,是恋童癖,是给她们看不雅的照片。结果回家后女孩交给了父母,一看却是古建筑的照片,然而她父母边看边以“恶心”“可耻”“淫秽”这样的字眼形容它们,还有了性唤起,就好像在看色情照片。而这对父母和女孩的交流话题,更多是关于“蜘蛛”。传统的不朽、壮美,一下子跟不洁、丑陋对调了个,后者取而代之,成为人们的偏爱。对照现实,确有同感,当所有的古典美被推翻,各种“恶趣味”丛生,借着多元化的名义,却也诞生了许多“不入流”。人终究很难跳出“随大流”,过去的主流会成为末流,反之亦然,但这真的是自由么,就不存在一些经久不衰、亘古不变的么,还是说这仅是一种姿态,为反传统而反传统,以彰显自己的“新潮”。而这种抛弃过往,会否让人莫名地没了根基,呈漂浮状,心不在焉,魂不守舍,若有所失得睡不着觉?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一家旅馆,旅客之间发生的事,比较有趣的是“眼睛”。显然光是祈祷和冥想不能让人放松、“得救”,僧侣在例行公事地为护士的父亲祈祷后,开了牌局,又是抽烟、又是酗酒,似乎这才更令人放松,而在此时他们关掉了“圣像”的盒门,似乎这样就没人看得到了,可以逃脱上帝的“监视”,到后来还跟女信徒,勾肩搭背起来,暧昧地说起其他女信徒来。而另一对前来偷情的姨甥,来这是为了其他亲人“看不到”。而与之对应的是,帽商和他的女合伙人,却想在“众目睽睽”下上演施受虐大戏,而他嘴里念叨的,不是这TMD有多爽,竟然是觉得自己猪狗不如,自己罪孽深重,自己腐烂不堪,应该被重打。那些围观者中,有的干着不道德、违伦理的事情,有的只是小失常,不知是否心有触动。帽商最想留住僧侣,似乎也不出奇,毕竟这套人有罪、该受罚、该受苦的说辞,曾经让人“安分守己”“一心向善”过,听人忏悔,似乎也是他们的本职,而现在的他们,却落荒而逃。另一方面,就在外甥观之,觉得“有愧”之时,开始还有纠结的阿姨却答应了,“只要是他喜欢,就愿意为他做任何事”。不由让人感慨,“自由”有时真TMD荒腔走板!想想自我批判也罢、外界定规也罢,固然不能太严酷,但人一旦没了审视自我的“眼睛”,真TMD的魔幻主义!关键是今人看来,其中的许多桥段,都已经“见怪不怪”,让人不由得想高呼“自由万岁”。最后那双假狐狸的眼睛,盯着这一切,不知是否想说明,你所做的,终会有人知道,你终会为之付出代价。

    僧侣和护士的闲聊,也很荒诞,说神圣的标准在变,今天不知道明天,过去是圣徒的今天就可能不是。所举的例子,不细究容易错过,由于翻译原因,理解也难以准确。貌似Thérèse of Lisieux(里修的德兰)是圣徒楷模,片中却说她因家人的遗传病,就不圣洁了;而另一个Savonarola(萨佛纳罗拉)奉行严苛的教条,反对享乐(反赌博、饮酒乃至下棋),还反对经商,将同性恋定为死罪,焚烧非宗教读物和艺术品、奢侈品,虽一度被追捧,但最终还是被推翻,处以火刑,片中却说他又要被“封圣”。当然这些都是借以讽刺世道的某种倒错,以及人有多么爱“左右摇摆”。

    这段里的“施受虐”或者“恋母”,如果引申开来看会更有意思。巧合的是,在弗洛姆《逃避自由》一书中,指出施受虐心理最为明显的一个族群,是下层中产阶级,也就是小业主,正好是片中表演“施受虐”的帽商,或是护士父亲的身份——得“心病”的小农场主。挣脱传统(教会、贵族)束缚后,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或阶层都是待定的,但这意味着要投入惨烈的竞争,周围人都成了你的“对手”,这既是解放,也是焦虑的源头之一。成功的定义被局限在了拥有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声望,人的关系开始越发工具化。在这种时代变迁中,小业主受到(垄断者)的威胁最盛,既不可能像上层那般纵情享乐,地位也朝不保夕,又无法让更下层“心甘情愿”地听命于他们,还会无谓地消耗在与他人的争抢中,潜藏的敌视、嫉妒、愤恨,可能会以“伪善”的面貌呈现。困在这一阶层里的他们,有种“上下不得”的无助、无能,为此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陷入,借着臣服“强者”去征服“弱者”的戏码之中。施虐有时会上升到迫害、战争,而围观者之所以只是旁观,也是因为从中获得了某种“泄愤”(因经济和文化上的贫穷)以及某种“优越感”。

    恋母,也可以是无法完成个体化,逃避无力感、软弱感,逃避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一体化的状态,是挺微妙的,既可以有绝对的安全,没有冲突,又不用自己去找方向,去做抉择,犹如身处伊甸园,但又是不自由的,自己没法发展,没法完整,没法获得力量感,这会让人感觉“被奴役”。困在其中,就是永无止境的相爱相杀的拉锯战。自己想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而是通过别人的“怜爱”或是通过自己的“耍赖”,而当别人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又会有怨恨。诚然,叛逆是要以挑战世俗陈规来获得独立与自由,但当它的对象,成为最基本的人伦,还是会让人感到有些“毛骨悚然”。整段最“正常”的似乎是弗拉明戈的舞者,她在与吉他手练舞,也许她是真正实现自己潜能、活出真我的代表,不用沉迷于一体化或施受虐,而他们却被其他人“挡在了门外”。

    第五个故事,警察局在教授来之前的欢乐,让人觉得“自由真好”。之后黑板上对上司的揭短(外遇以及同性恋),给教授粘小人,不好好听课,借着公差进进出出正大光明地“逃课”,正应了教授对之的训斥“这么大人,还像个孩子”。讲解严肃的道德、习俗的相对性,没人要听,倒是一段日常八卦勾起了警官的兴趣。所跑的公差,无外乎管子爆了、交通事故,报纸上登的“工人拉响警报”(工人运动?)倒是无人去管,显示出现代人的某种“失焦”,分不清楚主次轻重。教授和友人的交谈也是如此,谈歌剧,重心落在了歌唱家“胖了”,旅游中途归来,是因为受不了不体面的“食物”味道,对环保的讨论,也是扯到了“屎尿”,才令人“感同身受”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由让人喷饭。餐厅和厕所的倒个,也令人无语又叫绝,明明吃比拉更“上得厅堂”,却成了厕所般见不得人,遭人嫌。餐厅是用来“拉屎”的,倒也贴切,至少他们的这番对话,确实有股“屎味”。而多人的饭局,也难吃出个名堂,不如“孤独”美食家,能对食物有更多的细品。虽然吃拉无人不会,但能“吃”出些花样,“拉”出些极品的,终究要靠偶然(chance)。这段想说的也许是,虽然道德、习俗的变化,一开始会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恐慌,但有时人们“习惯”起来的速度,堪比光速。

    第六个故事,先是医生的视而不见,从未告诫病人少抽烟,当病人已是癌症晚期了,顾左右而言他,不想步入正题。可见给自由,也会构成伤害。病人得知自己病情之后,也闹出了视而不见的翻版戏码,明明孩子在眼前,却坚称孩子丢了,要跟学校评理。也许这是病人的愿望吧,有些事来分下心来奔忙下,似乎就不用面对自己命不久矣的惨痛现实。当然他们夫妻间,也许本身就有矛盾,借着“找孩子”来转移注意力,也是一种可能。是的,当人有了一再拖延(把烦恼交给明天)的自由,视而不见(在也好像不在)的自由,那就别怪有些问题由小变大了。

    第七个故事,对我们而言,更是不陌生。一个口口声声,觉得不该虐待动物的“诗人”,却接连射杀数人,被判死刑后,完全看不到别人对他的“唾弃”。法庭上的陪审员给他递烟点烟,跟他握手,出了门,所有人对他行“注目礼”,还有人上来索要签名。你要不说,这是犯人受审后的出庭,还以为是“明星”演唱会后的散场。似乎“随意杀人”都成了一种应当被尊重的“自由”。没准“诗人”是来体验生活的,寻找灵感的,这值得“提倡”!

    第八个故事,是个替代者的故事,细看下,作为结尾确实是把自由的恐怖推向了最大化,甚至胜于第七个。以为警长去忙什么“大事”,没想到是去酒吧搓麻将。看到跟自己妹妹长得像的姑娘,才想起今天是妹妹的忌日。只想着把那姑娘当作妹妹的“替代品”,妹妹却从阴间打来电话,似乎是在警示着,别想着找到替代,就能把她遗忘,她死去之谜与他脱不了干系(没准警长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所以怕人开馆验尸,揭露真相,也为未可知)。而正是因为他是警长,他觉得他有权(阶层不同自由度确有大小),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哪怕是撬棺材这样的事,而且对方是他妹妹,他怎么对她都可以。他被捕了,但很快又脱身了(伏法只是走个形式?出了啥事,调任下?),替代他的人,与他有共同话题,分享共同经验(寓指某些强权、官僚主义代代相传?),商讨对付动物园里“动物”的经验。

    如果把动物园里的动物,仅看作是动物,那么会觉得现在的警方真的是没事找事,小题大做,正事不做,去管动物园。但配着跟开头如出一辙的喧闹声、枪击声,又会升起一丝惊恐。如果是把新的“反抗者”当成动物来对待呢?把新的“未开化的人”当成动物来对待呢?那么他们的对话似乎有了新的意义,什么笼子要关紧,让其他人远离,不巧死了一个只是运气不佳,我们的人比他们更珍贵,都透着些打压异己、纳粹主义的调调。这时他们的若无其事,他们的取乐调笑,不见刀枪,不见杀戮,却比开头鲜血淋漓的处决,更令人胆战心惊。当一切需要慎重、需要煎熬、需要禁止的事情,都成了儿戏,大概我们也想吼出那句“自由去死”“枷锁永在”!

    要想不像鸵鸟那般迷茫(这张鸵鸟脸超适合做表情包,配上“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的台词)?面对真相,是一种办法,不管是自身的,还是历史的、社会的、世界的,真实表达想法和情感,少伪装,少压抑,是另一种办法。片中更多呈现的是人非理性的一面,当然自由这一命题,远比电影中的复杂。《逃避自由》一书中涉及到了更多,比如现今社会,人逃避自由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个体化何以艰难、何以达成(注意区分下个体化与自我中心,前者是自主、自立、平等,后者是伪个人主义),有多少“新式权威”,能让人被“奴役”、被“操纵”也浑然不觉,人又有多少感觉和思想是由他人而灌输,未经独立思考和审视等等。这些大概要留待今后的电影人去摸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