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街143号海报剧照

撒哈拉街143号

  • ChawkiAmari,SamirElHakim
  • HassenFerhani

  • 纪录片

    法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

    英语,法语,阿拉伯语

  • 2019

@《撒哈拉街143号》相关影评

这是一部非典型女性视角下关于身份政治的纪录电影。摩洛哥老奶奶Malika在撒哈拉沙漠公路旁开了一间咖啡店,Malika在阿拉伯语中是Queen的意思,也暗示了本片的女性主义基调。全片的主要场景都集中在这间名叫撒哈拉街143号的只有两张桌子的沙漠咖啡店里,却一点也不显得枯燥。老奶奶为什么要在多年前离开自己的家只身来到沙漠里开这么一家咖啡店呢?答案是身份认同的消解。这里我并不准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做深入讨论,而是打算从身份政治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叙事。

在本片中,沙漠是作为一个去身份中心化的意象而存在的。不论是爱德华·艾比在《沙漠独居者》将沙漠视为一种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荒原空间,还是克莱齐奥在《沙漠》中将沙漠构建成一个世界主义的反现代性乌托邦,沙漠都是一个远离各种身份密集型社会结构的好去处。既然老奶奶既不认同她在家庭里的身份,也不认同她在国家中的身份,跑到撒哈拉去开一家咖啡店养一只猫也未尝不是一件自在又自洽的事情。关于身份政治,一个最为重要的观念是身份的构建来源于他者。康德在早期的作品《以形而上学之梦来阐明一位视灵者的梦》中就强调了“视差”这样一个从非自我外在理性,也就是他人的视角来考察自己和自己的视角审视自己之间的差异。到了萨特那里,则把康德的“视差“搬到了身份构建的场域,认为身份是随着他者出现的,自我的注视只能构建“我”,而他者的注视则产生了“我们”,即身份。萨特在《反犹和犹太人》中将犹太人身份的构建归于反犹者的经验,犹太人本身没有身份认同,是反犹者的仇恨和厌恶造就了犹太人这一身份。既然身份的建构是一种现代性的东西,那么身份的结构就必然是后现代的了。片中Malika老奶奶不认同她在家庭和国家中的双重身份,那么她就去凝视沙漠,这样一个去身份中心化的“他者”,冀望沙漠能给他带来一个“没有身份”的身份,这一点倒是有点类似于奥德修斯用“没有人”戏耍波吕斐摩斯的桥段。

这里的“没有身份”到最后导演还是给了一个名字,exile. 本片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就是一群流浪沙漠的人在沙漠咖啡馆中和老奶奶一起唱跳的那首关于exile的阿拉伯民谣,后面我自己去google也没搜到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失去身份认同的人有了一个新身份exile,故乡也就变成了沙漠,而沙漠的另一个名字叫做nowhere.

霍布斯鲍姆在96年那次伦敦演讲中对身份政治的基础有一段著名的描述

Being a woman, if you are a feminist, being a Protestant if you are an Antrim Unionist, being a Catalan, if you are a Catalan nationalist, being homosexual if you are in the gay movement. And, of course, that you have to get rid of the others, because they are incompatible with the ‘real’ you.

从反身份的沙漠出发,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并不要求首先是一个女性,成为一个LGBT Activist也并不要求首先是一个LGBT,所以成为一个exile也并不一定要离开故土,很多人肉身在故土,却依然live in ex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