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女海报剧照

天命之女已完结 共4集

  • 暂无
  • 瓦妮莎·罗斯

  • 纪录片

    美国

    英语

  • 2017

@《天命之女》相关热播

@最近更新纪录片

@《天命之女》相关影评

看到《乌鸦电影》公众号的推送文章后,立马被安利了《天命之女》的这部纪录片。

一个在美国经商成功的印度裔美国人,在49岁那一年宣布退休,变卖家产回到印度,创办了一所只招收印度最低等姓氏(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孩童的学校。

最低等姓氏群体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或“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

香堤巴旺——这所神奇的学校,招收四岁的孩子开始培养,让他们在这接受14年的教育,帮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全程包吃包住,甚至负担大学的全部生活费用。

这是创始人乔治博士的美好愿景,也是一个极具实验性的创举。

在以往各路新闻报道中,印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脏乱差,以及对女性的极为不友好的形象出现。这部纪录片也别有用心的以5个印度女孩的成长历程为主要视角展开。

这是送孩子来到这所学校的家长愿意去相信乔治博士的重要原因,他们都需要一个希望来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所有孩子在这个“乌托邦”幸福成长,且改变命运的简简单单的励志故事。

这部纪录片中所呈现出关于这些女孩在成长中的困惑,推行公平教育理念的权衡,和精英化教育所带给孩子沉重压力的另一面。这恰恰是我对这部纪录片特别高评价的地方,因为这样更为真实······

或许也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

文化冲突

学校给予孩子们优质的教育资源,灌输先进的教学理念,提供平等和谐的生活环境······

但是当她们放假回到家时,却是完全另一个世界。

她们期待放假回家,因为家中有日思夜想的亲人。可是回到家中,处处被世俗的种种框架所束缚又让她们想逃离。

在两种平行的文化中成长所带来的撕裂感是她们每个人都逃离不了的。

关于平等

这所给底层人民带来“公平”希望的学校,也给每个家庭出了个无法“公平”的难题。

每个家庭只接收一个孩子,那这个家庭的其他孩子便注定继续在底层沦陷,也无可避免的出现家庭内部的差别对待,一种对比的落差感更加剧了其他孩子命运的悲剧性。

其中一个女孩的妹妹或因妒忌、或因不甘等种种因素,导致了她年轻生命的陨落。这样的痛苦,让这个女孩身上背负了更为沉重的包袱。

学习的使命感

学校竭尽全力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但是,如果实在无能为力,那,那个孩子也会被学校所放弃。

每个在这儿的孩子,从小教育被一直灌输的不是为个人读书,而是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在他们成长教育过程中,这种高压环境一直充斥在身旁。

这让我不禁想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至理名言。这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所追求的至高理想,每当想起,就觉得无比敬仰和崇高。

可是,同样的追求目标,一种自发的和一种被强加的崇高理念所带给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她们比起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是同阶层的孩子,已经拥有了太多太多美好的事物了。可是却也好像被“剥夺”了某种不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和乔治博士所期待的某种梦想······

纪律片横跨了7、8年的时间,记录了她们的成长变化和大家所期待已久的谜底。

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这些孩子也众望所归的考取了好的大学。

依然会有困惑,这也许是其他人无法理解,而只属于香堤巴旺这些孩子的。

这些孩子的使命感将会伴随终生······

那个11岁就梦想成为人权律师的女孩,进入了全国排名前三的法学院。毕业后也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作为基石,来慢慢实现自己更宏伟的梦想。

与自我和解才能使自己迈向人生崭新的另一阶段

谜底揭晓了吗?也许需要她们一辈子去慢慢揭晓。她们的人生道路依旧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但这是像乔治博士这样伟大的人支撑起了她们不一样的人生和对待不公平社会的反抗的机会。

她们,未来可期······

我不禁在心中许下更为乌托邦的愿景,希望会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学校在需要它的地方建立。

并且不需要赋予孩子们使命感的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