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吾爱:第一部海报剧照

宿命,吾爱:第一部正片

  • 沙伊恩·布迈丁,奥菲莉·芭,萨利姆·克希乌什,卢·卢蒂奥,AlexiaChardard,阿弗西娅·埃尔奇,DelindaKechiche,KamelSaadi,HatikaKaraoui,MeleindaElasfour
  • 阿布戴·柯西胥

  • 爱情片

    法国

    法语

  • 2017

@《宿命,吾爱:第一部》相关热播

@最近更新爱情片

@《宿命,吾爱:第一部》相关影评

一直对柯西胥很感兴趣,但了解不多。因为他的片子都很长又找不到资源,很喜欢他的《阿黛拉的生活》,也是那部电影让我知道这个导演。导演在拍这部《宿命,吾爱》的时候遇到了资金问题,以致于他需要卖掉《阿黛拉的生活》的金棕榈奖杯来筹集资金继续这部片子。片子最后错过了戛纳,我都很惊讶居然赶上了威尼斯,还以为这电影甚至有可能不了了之。

电影分为上下部,我也不知道豆瓣简介上面的内容跟电影有什么关系。电影其实就简单的讲述了一个巴黎生活的文艺青年回到家乡小城跟亲人朋友的相聚时光。

主人公一个住在巴黎辛苦打工,有自己的梦想-----电影。默默写作,看大量别人觉得沉闷的电影,他想要拍电影,也经常拿着相机去拍主题性的作品当作练习、积累。他有自己的追求,或者说年轻的时候,他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他还没有太大的为生活所迫,所以虽然他一边做着“杂事”,一边也在为他的梦想做着积累及坚持。

然后他回到了老家,一个美丽、阳光灿烂、夜生活丰富的海边小城。然后电影就像“欧洲的度假电影”,悠长的假日、无聊的时光、金灿灿的沙滩、性感的比基尼、狂欢的派对。导演通过Amin和他表兄Tony对女人的态度及故事串起了一个个长长的对话、派对。就像所有的小城一样,你在哪里喝酒都会碰到亲戚、朋友、认识的人,通过这些偶遇、搭讪,引出Amin的家人和朋友。整部电影里有很多场群戏,佩服导演的调度能力及对演员的把控能力,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勾勒出每个人的不同鲜明个性。

回归到本质上,导演还是在拍《阿黛拉的生活》中的主题,不同文化阶层对生活的理解的不同。但不像《阿黛拉的生活》里,恋人因为文化阶层、生活情况的不同过了新鲜期后导致最后紧张的关系、分崩离析的境地。《宿命,吾爱:第一部》则没有制造这样的矛盾点,如果《阿黛拉的生活》表现了两种不同文化阶层的摩擦、碰撞,那《宿命,吾爱:第一部》则表现了两种文化阶层的冷静分隔及紧密联系。小镇亲友的生活和Amin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小镇亲友的生活简单、重复,为了生活而忙碌,为了打发时间而喝酒,为了欲求而搭讪;Amin的生活碌碌、在外表下有他真正的想要的,他没有花费那些闲暇时间。他更愿意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写作、拍照、看电影。当然他是他们的一份子,所以他在回到小城里的时候,也会听妈妈的话,去外面呆着,去社交、喝酒,去融入他们,离开“黑暗的生活”。但他明白,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还会回巴黎。

而Amin也一直爱着小时候的爱人Ophélie,虽然由于时间、认知的不同,让他们在文化层面以致生活层面上不一样了。但是Amin对Ophélie还是一样的喜爱,他可以忽视她现在的生活、社交。对她保有期待,还是憧憬能够跟她在一起。虽然我觉得就算一起了,就像《阿黛拉的生活》一样,过了热恋期,他们还是会遇到文化及生活上的差异所产生的问题。但是Amin就像对自己的理想保有期待一样,对恋人也保有期待。他不会像表兄一样滥情,沉迷于肉体;他会去接触她们,不是用肉体而是用心灵去感知她们、认识她们。第一个搭讪的女孩子Céline最后又被掳走,Amin被他的艺术气质所吸引,出于关心也出于不甘,所以他一直念念不舍的看着他,最后Amin也清楚Céline是什么样的女孩子;Charlotte来找Tony碰了一鼻子灰,所以他陪着她,出于朋友之心;然后还有口述的那个俄罗斯女孩子,也是在那种情况下必须得送她会去酒店,而我相信最后他也没有去她的酒店;以及最后一场夜店的戏,他的目光一直在Ophélie身上。仿佛他不是身处夜店里,而像一个幽魂、一个保护者,一直注视着她。他寻求的还是一种理想中的真爱,而不是滥情于各种各样的肉体中。

导演每场戏为情绪的积累都保留得很长,我也很喜欢他通过这些这么长的对话、场景来描述出的情感关系、人物性格。里面的家庭关系,很有表现力,就像我们的大家庭,虽然文化不同,但是体现出来的亲情关系,跟现实中我们体会到的一样,当然我们更内敛,不像他们那么的外放。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里表现出来的人对理想、美好、初我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家庭关系的融入。这部电影很贴近我自己的生活。那样的夏天,就像大学的寒暑假,总是百无聊赖,夜晚总在十二点后开始看片要不就呆在外面跟家里许久未见的朋友喝酒,见到姑姑、表兄弟们也开心得跟什么似的,虽然我早已不是那个我,但在他们眼里,我还是那个小时候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