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牵挂海报剧照

未完成的牵挂HD国语

  • 内详
  • 刘泽瑞

  • 爱情片

    大陆

    国语

  • 2018

@《未完成的牵挂》相关热播

@最近更新爱情片

@《未完成的牵挂》相关影评

 “想要预知未来,就要先回到过去。”杰森•斯坦森所饰演的伊恩•肖在开场对着窗外自言自语。
 2013年11月,保罗•沃克的意外去世,无疑让《速激》剧组雪上加霜。正是由于毛头小子布莱恩在14年前的早晨闯入了托雷多开的三明治店,才串联起所有的故事。没有布莱恩的托雷多无法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任务,而一部根植于多元化、多种族文化背景的好莱坞商业系列电影,更不能缺少白人角色的牵头。这样均衡的肤色设置,一下就是6部。即便从第4部起,系列采用了双雄模式,甚至在后来的5、6渐渐将情节发展的推力转移至范•迪塞尔。但是对于面部僵硬的范,显然无法一人承担起主角的重量。如果说范•迪塞尔作为耍酷的因子而存在,那么保罗•沃克,则无疑让系列充满了真实的人情味质感。
 于是,不单单是环球舍不得先期砸下的2亿投资,或者更多的是看到了保罗生前死后的话题所带来的票房潜质。《速激》剧组宣布停工,对剧本做出调整,追加投资至2.5亿,并允诺给保罗一个合适的告别。这种多方皆赢的初衷,现在看来,在品质上并未达到最好的结果。前期拍摄素材的不足,导致涉及布莱恩的戏份上存在大量镜头语法上的问题:该给特写的时候不给特写,该给正脸的时候给个侧面。大部分的时候布莱恩一句话不说,沦为站尸和打手一般的存在,偶尔兼职陪笑,或者干脆通过托雷多和妹妹米亚之间的谈话进行侧面描写。这种欲舍还留的状态下,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力不从心的分裂。黑人配角皮尔斯、泰吉被安排了更多的戏份,甚至还插入了库尔特•拉塞尔所饰演的另一个白人角色,而托雷多自然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一人负责起两条情感主线。结果,它既没有处理好多米尼克和拉蒂这条关于追忆的线,也没有处理好布莱恩对于家庭的回归。只在开头和结尾处留下一段又一段关于角色情感状态的生硬对白。拉蒂的记忆不用找,自己就能回来;布莱恩的告别,直接插入6部集锦配上主题歌曲See You Again,三俗得仿佛泡沫肥皂剧。
 林诣彬的退出是正确的。有5、6的珠玉在前,原定1年不到的档期根本无法制作出一部优秀的作品。无论后来实际的制作周期耗费了多少,但不可否认,在大场面的设计和把控上,恐怖片出身的温子仁完全不如林诣彬那般的天马行空。虽然片子里不乏车辆跳伞、飞车跨大楼这样瞠目结舌的动作场面,却少了系列该有的速度感,和建基于这种速度感之上的对抗性。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枪火、爆炸与肉搏。杰森•斯坦森——作为少数懂得演戏的动作演员——的加盟,并没有为片子的智商和情感提升多少层次。这个角色以复仇者的形象炫酷登场,虽然很多台词经过仔细打磨,却在开场后展现出一个只知开车对撞、卖肉互殴的0智商特种兵,气势有余策略不足,直来直往,远不及6中的弟弟欧文•肖来得聪明。而情节框架基本照抄速激6:你要找我,我要找你,咱摸个线索,定个策略直接开打。只是这一次的线索摸得大费周章,又是天眼,又是黑客,又是秘密部队,又是阿布扎比。完全一副先有动作构思,后用情节串场的草率应付,全然没有了第5部追逐的紧张,第6部斗智的曲折。唯一可取的优点,大约就是第一次在速激系列的高潮动作段落中引入了双线的交叉剪辑。
 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个跟谁都自来熟的情怀年代。说不清有多少虚情假意的缅怀,又有多少游手好闲的同情心泛滥。对于一个感情被量化为金钱的时代,占有了道德的制高点就等同于占有了获取现实利益的途径。很多人连直面街头的乞丐,都不愿意掏出一毛钱的时代,是什么样正当的理由让人们如此积极地非要抢着午夜首映、或是IMAX场次第一排也要蜂拥而入地缅怀一个大洋彼岸的演员(速激你们到底看过几部,他的其他片子呢?)。或许正如坐在我边上的那一对情侣,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非常夸张地五分钟一小“哇”,十分钟一大“奥”,结尾一通“哎”一般,其实与商品的本身无关。它的附加意义——消费所带来的道德虚荣与优越感——才是真正的醉翁之意。
 逝者如斯。而我们还在红尘的真假与虚妄中飘荡,面目全非。
 四月,逝者的节日,却是愚人的狂欢。